關於本計畫

計畫主持人:何建達(中興大學科管所專任教授兼人社中心組長)
計畫期程:102年01月01日至102年12月31日
因應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於101年執行完畢,近來行動裝置及網路社群蓬勃發展,當行動科技與網路科技結合,師生、朋友、同事也無時無刻地連接,全新的互動媒介和溝通工具衝擊傳統的規範與價值,也突破原有的時空限制,藉由適時適地的互動,讓人們可在學習與成長歷程中,更自主選擇和體驗。有鑑於此,人社中心承襲前人數位典藏的經驗基礎,連結校內既有豐碩研究成果,建立屬於中興大學的數位人文平臺,以「環境臺灣」為名,初步以「人與環境的對話」為核心,強調「對話」的重要性,發展讓使用者一目了然並掌握平臺核心概念的整合型數位平臺。 平臺上線前,將致力於內容蒐集、資料數位化及系統平臺的建置,人社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在協助整體平臺規劃及建置,透過完善的系統管理龐大的數位素材,嘗試建置資訊科技整合校內產製之數位內容,對外展示中興大學教研對社會的貢獻。
執行規劃
人社中心在整體執行上分三個區塊,除中心主動規畫執行外,並配合徵求校內其他單位提案,希望在建置數位人文平臺之餘,提高校內單位的合作機會,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環境臺灣數位人文計畫執行架構圖

(1) 平臺建置及整體專案管理
平臺建置初期,人社中心援請資訊科學與工程學系(以下簡稱資科系)廖宜恩主任根據平臺系統建置及發展策略給予技術性建議。系統平臺擬結合資科系系所資源協助開發,以坊間較為著名且功能強大的內容管理系統(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簡稱CMS)為基礎,如Drupal或Moodle等,CMS主系統多數採免費開放資源,相對可減輕系統開發經費上的負擔,並增加客製化平臺製作的發展彈性;平臺整體美工設計則擬委由外部廠商協助。 人社中心於「環境臺灣」數位人文計畫,將扮演專案管理的角色,透過發展起統一及規格化的標準,並設計數位內容產製的標準作業流程,以因應系統龐大資料的管理工作。數位內容產製所涉及的層面極廣,舉凡活動前製工作、現場紀錄、法律授權及影音後製剪輯、宣傳推廣計畫與企劃行銷等,建立一套不同計畫皆能適用的標準作業流程勢在必行,以確保整體的計畫產製的質量。
(2) 數位化內容提供
人社中心除了將統整整合型研究計畫既有之數位內容,並向校內各單位徵求提案,計有三個計畫亦將為數位人文平臺內容注入活力,分別說明如下:
 A. 〈臺灣農糧的故事〉數位典藏計畫(景觀暨遊憩學程 蔡岡廷教授):「米糧」,不是單純的農業生產議題,它同時牽動著不同時期臺灣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脈絡。透過歷史上各階段的米糧政策,及其實施概況,我們可一窺當時農業生產結構、農村經濟與國家統治的樣貌。預計透過各類糧政史料、文物的蒐集,與口述歷史的紀錄,完整建構臺灣糧政的發展史。除運用現有專業人力進行文物史料之蒐集與數位化工作外,同時與「財團法人臺北糧食協進會」共同合作蒐集各項糧政史料與文物。此外,並將付費購買其已收藏文物之使用版權。
 B. 身歷其境的感動:臺灣古道田野教學之設計、實踐與推廣(歷史系 吳政憲主任):將前往省道臺14線道路的盡頭——靜觀部落(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海拔1800公尺,是臺灣少數的「高山部落」,民國70年代柏油路通到部落以前屬於封閉狀態,保留較多的原始元素;將以駐點的方式,有系統的訪談、拍照、定位與紀錄,瞭解並融入,建置數位典藏的新題材。
 C. 環境臺灣-典藏永續環境(環境保育暨防災科技研究中心 楊明德主任):環保防災中心歷年執行生態家園及災害防救計畫,成果豐碩,卻無處典藏與紀錄執行歷程與成果。今日之典藏,必成為明日知識之軌,藉由此計畫將透過整理過去執行計畫所產製之數位內容,包括生態防災、綠能減碳、跨科際教育等計畫之資料,期盼能呈現臺灣永續環境之脈絡。
(3) 數位化技術支援
因應資訊科技的進步,網路影音串流技術更為成熟,現代社會對於影音、影像的需求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本計畫與校內影視製作單位——文學院鹿鳴文化資產中心合作,環境臺灣—數位影音記錄與數位人才培訓,預計將配合人社中心原有之整合型計畫進行紀錄,並舉辦一日工坊,聘請相關講師講授攝影工作、影片剪輯及活動影像紀錄法律相關議題,並包括實作及檢討,以培訓相關之數位製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