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核四 核電歸零,北台灣齊聚發聲

文/圖 林新雅
 
從1950年代起,美國賓州的西平堡電廠是世界第一座核電廠,儘管曾爆發美國三哩島事故、蘇聯車諾比事故,甚至福島三一一核災,直到現在全世界的核電廠已到四百多座,而且仍持續增加中。然而,越來越多國家人民的聲音表達不希望使用核電,亞洲國家像日本、台灣,歐洲如義大利、德國,甚至使用核能比例最高的法國也開始有人民上街抗議。

全球對於核能發電的觀念逐漸改變
  早期,核能發電被塑造成「乾淨、穩定、低成本」的能源,能源業者甚至高喊核能是可以減少排碳的一個有效方式。然而,在經歷幾次核災事故後,越來越多的研究學者掀開核電的謊言。一些核電學者或工程師承認核電是很原始且低科技的能源,利用核子分裂而生熱燒水,進而推動渦輪發電,但其可以真正使用的電卻非常少部分,其餘產生的熱全都排向大海。除此之外,若將建廠成本、燃料成本、最後拆爐成本及核廢料的處理費全部算起來,核電的真正成本至少每度六元,甚至六十元以上。更麻煩的是,直到現在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有效處理中高階核廢料,以至於各燃料池裡存放燃燒過的燃料棒帶來最嚴重的問題。

現在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大家開始注重碳排放量,也有許多學者指出核能發電並非完全不會排碳,從採掘鈾、運輸鈾、提煉濃縮鈾、建原子爐,甚至到之後的拆爐、處理核廢料都必須排很多的碳,因此核電只有在發電的瞬間是不排碳的,其餘的過程都必須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核電非但不能解決減碳的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的碳,甚至還有輻射能的危險。

日本福島核災激起台灣人反核意識
  2011年3月11號,日本地震引起大海嘯,關東及東北地區滿目瘡痍,兩年來的災後重建進度緩慢,至今仍有31萬居民棲身在臨時安置所而無家可歸,難以解決的並非地震和海嘯所帶來的災害,而是核災輻射所帶來的大量汙染,這是無法短時間透過政府進行去汙及建設就得以解決的,不只空氣充斥著高濃度的輻射,樹葉、地下水、土地,甚至海洋,都測出大量的鈽、銫、鍶等有毒輻射物質,也是至今讓日本政府頭痛的難題。

  反觀台灣的核電廠,根據《自然》(Nature)雜誌的研究顯示,全球最危險的三座核電廠,其中有兩座便是台灣的核一核二廠,位於台北大都會區的距離均不到30公里。而尚未運轉的核四廠,是許多台灣人民極力希望政府先就此打住的興建計畫。從1980年代提出,1999年開始興建,中間多次經過停工、重新評估、再追加預算,也曾爆出幾次工安事故及安全上的問題。長期以來,貢寮民用各種方式表達抗議,直到日本福島核災的爆發,才激起更多台灣人對核能的關注。

面臨即將來到的三一一福島核災兩周年,3月9日全台串聯台北、台中、高雄、台東四地,超過二十萬人一同站出來向政府表達廢核四及核能的心聲。位在首都的台北,至少十萬人民上街遊行,圍繞博愛特區,夜守凱達格蘭大道。

309串聯廢核活動,北台灣十萬人上街齊聲「拒核電」
  北部廢核遊行活動陣容浩大,從當天下午兩點開始,於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集合,隊伍從核電災民大隊、創意行動大隊、社團大隊、親子大隊、我是人大隊及政黨大隊依序出發,路線圍繞著辦公行政中心的博愛特區,一路行經央行、農委會、環保署、立法院。在遊行隊伍中,遊行車隊上的各組織重要人物也在三個多小時的遊行中,帶領人群一起高喊廢核的口號。


圖片說明 凱道上擠滿人潮,齊聲高喊反核 | 林新雅 攝 | 於凱達格蘭大道 | 2013.03.09

  由於當天參加遊行的人數眾多,遊行出發順序第五的我是人大隊在等待前面隊伍的同時,凱道上的主舞台也接連著各舞團及樂團的表演,像是由青年組成的街舞狂潮,當中甚至有三位成員是小朋友,各成員均戴著防毒面具,在舞台上秀起了舞蹈,透過擅長的肢體動作,並在舞蹈中穿插以核四為情境的創意表演,以及當場在自製旗子上噴漆寫著「核你老母」,清楚表達反核的態度。


圖片說明 街舞狂潮賣利用肢體語言表達反核心聲 | 林新雅 攝 | 於凱道主舞台 | 2013.03.09

  緊接著,以台灣社會現象為出發點創作許多歌曲的台灣嘻哈樂團拷秋勤,以「灰色海岸線」及「官逼民反」兩首歌曲,大聲唱出現場台灣人的心聲,更改編棒球場上的加油口號,帶動全場民眾共同吶喊出「核四停工,核電出局」,將全場民眾的氣氛帶至最高點。

圖片說明 嘻哈樂團拷秋勤將現場氣氛帶至最高點 | 林新雅 攝 | 於凱道主舞台 | 2013.03.09

浩大反核遊行隊伍,人人旗幟牌示展創意
  在下午三點左右,我是人大隊開始緩緩沿著遊行路線前進,街道上可以看到許多人民創意的標語,簡潔有力的表達反核理念。除了人人手上拿著「終結核四計畫,拒絕危險核電」、「核廢料遷出蘭嶼,用電需求零成長」等主辦單位發的紙板及黃色小旗,也有許多學校系所的學生高舉著旗幟及牌示,用團體的力量發聲。


圖片說明 許多遊行民眾手舉自製的創意反核標語 | 林新雅 攝 | 於中華路(遊行中) | 2013.03.09

  遊行過程中,設置六個中途加油站定點,由不同公民團體設計反核活動,增添遊行參與者在遊行中的樂趣。一路上,遊行車上的發言人們也不斷地傳遞核四及核能相關的資訊,並帶領大家高喊反核口號,減低了遊行者長達三個多小時路程的疲憊感,並時時刻刻保持著充足的體力及士氣。

凱道反核晚會湧人潮,樂團歌手炒氣氛
  晚上六點半,凱道上依舊擠滿了人潮,許多遊行民眾捨棄當晚中華對戰古巴的經典賽轉播,繼續留下來參與反核晚會。核電災民派代表上台訴說核電廠及核廢場造成居民生活的影響和痛苦,更有相關的組織單位呼籲民眾勿忽視核能的威脅,並激勵大家勇敢站出來說話。反核活動單位也安排了Tizzy Bac、那我懂你意思了、旺福、滅火器、1976等台灣著名的地下樂團,穿插在演說及反核影片當中,更加凝聚現場反核的力量。


圖片說明 多數遊行民眾留下參與晚會,展現反核決心 | 林新雅 攝 | 於凱道晚會 | 2013.03.09

  接近晚上十點,晚會結束,但反核活動並未停止,以電影人、藝文人、音樂人、社運人四大類分別在現場搭起帳篷,各棚接力賽式的延續著反核的相關活動及討論,吸引許多民眾一同夜守凱道,共度這夜晚。

電影人帳篷會,守夜表反核決心
  在電影人帳篷會中,由柯一正導演率領眾多影像工作者如戴立忍、陳希聖、王小棣、鄭有傑、吳乙峰等人,也一同堅守著帳篷的崗位。由吳乙峰導演主持,並播放多名導演「我是人,我反核」的短片,像是鄭有傑導演的「(不再)平凡的幸福」,清楚直接的用影像呈現當核災發生時,我們剩下什麼?讓觀眾反思生命中簡單平凡的幸福。鄭有傑導演在映後和大家分享他開始注意核能及拍攝此短片的動機,他也點出,此次反核要重視的不只是廢除核四及蘭嶼貯存場裡的低階核廢料問題,更強調高階核廢使用過的燃料棒,目前全世界的國家尚不知如何妥善處理,將會是以後更大的問題。


圖片說明 柯一正導演分享「我是人,我反核」的團隊理念 | 林新雅 攝 | 於電影人帳篷會 | 2013.03.09

  而後,現場放映紀錄片「貢寮你好嗎」,片中記錄貢寮居民從1999年到2004年不斷向政府抗議興建核四的過程,崔愫欣導演也在映後上台和現場民眾對話討論,提供民眾針對核四的背景及歷史多一層了解。

  此外,更有幾位作家劉黎兒、小野、郝廣才上台聲援,尤其日前在網路上發表「要錢?要命?這是問題嗎?」一文被廣為傳閱的作家郝廣才,以風趣幽默的演說,舉許多他國的例子,去探討核能及替代能源。他也強調現在的政府會有這些決策行為是被我們人民長期慣壞,他並提醒此次活動只是開始,往後每位公民要更仔細監督政府所執行的每一件事。

  在公眾人物的分享後,現場也持續開放民眾上台分享自己對於反核的想法,有多位大學生用表達反核的心聲,更有醫生用自身經驗告訴大家放射線的危險性。


圖片說明 現場民眾踴躍上台分享反核想法 | 林新雅 攝 | 於電影人帳篷會 | 2013.03.10

全民大早跳反核健康操,高升反核旗
  隔天(3月10日)早上八點,主舞台上的舞團老師們,帶領凱道前的大批民眾大跳「全民反核健康操」,將每個動作口令和反核理念結合一起,也有藝人蔡昌憲現身和民眾大跳反核健康操,表達對反核的支持。

  反核早操後,全體排列,現場播放「非核家園進行曲」,活動單位人員緩緩走向台前,將巨幅「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反核旗高舉升起。


圖片說明 在現場民眾的注目下,將反核旗緩緩升起 | 林新雅 攝 | 於凱道升旗典禮 | 2013.03.10

全民反核活動,每周五晚間六點於自由廣場展開
  升旗典禮結束後,「我是人,我反核」團隊的導演們指導現場民眾排列出「人」字形,透過影像的方式,清楚表達「我是人,我反核」的核心理念。導演們也與在場的民眾約定,一人拉十人,一起加入反核行動,並宣布發起「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日後每周五的晚上六點,要持續在自由廣場宣導反核的理念。